[例7.14]将以上建立链表,删除结点,插入结点的函数组织在一起,再建一个输出全部结点的函数,然后用main函数调用它们。 #define NULL 0 #define TYPE struct stu #define LEN sizeof(struct stu) struct stu { int num; int age; struct stu *next; }; TYPE * creat(int n) { struct stu *head,*pf,*pb; int i; for(i=0;i<n;i++) { pb=(TYPE *)malloc(LEN); printf("input Number and Age\n"); scanf("%d%d",&pb->num,&pb->age); if(i==0) pf=head=pb; else pf->next=pb; pb->next=NULL; pf=pb; } return(head); } TYPE * delete(TYPE * head,int num) { TYPE *pf,*pb; if(head==NULL) { printf("\nempty list!\n"); goto end;} pb=head; while (pb->num!=num && pb->next!=NULL) {pf=pb;pb=pb->next;} if(pb->num==num) { if(pb==head) head=pb->next; else pf->next=pb->next; printf("The node is deleted\n"); } else free(pb); printf("The node not been found!\n"); end: return head; } TYPE * insert(TYPE * head,TYPE * pi) { TYPE *pb ,*pf; pb=head; if(head==NULL) { head=pi; pi->next=NULL; } else { while((pi->num>pb->num)&&(pb->next!=NULL)) { pf=pb; pb=pb->next; } if(pi->num<=pb->num) { if(head==pb) head=pi; else pf->next=pi; pi->next=pb; } else { pb->next=pi; pi->next=NULL; } } return head; } void print(TYPE * head) { printf("Number\t\tAge\n"); while(head!=NULL) { printf("%d\t\t%d\n",head->num,head->age); head=head->next; } } main() { TYPE * head,*pnum; int n,num; printf("input number of node: "); scanf("%d",&n); head=creat(n); print(head); printf("Input the deleted number: "); scanf("%d",&num); head=delete(head,num); print(head); printf("Input the inserted number and age: "); pnum=(TYPE *)malloc(LEN); scanf("%d%d",&pnum->num,&pnum->age); head=insert(head,pnum); print(head); } 本例中,print函数用于输出链表中各个结点数据域值。函数的形参head的初值指向链表第一个结点。在while语句中,输出结点值后,head值被 改变,指向下一结点。若保留头指针head, 则应另设一个指针变量,把head值赋予它,再用它来替代head。在main函数中,n为建立结点的数目, num为待删结点的数据域值;head为指向链表的头指针,pnum为指向待插结点的指针。 main函数中各行的意义是: 第六行输入所建链表的结点数; 第七行调creat函数建立链表并把头指针返回给head; 第八行调print函数输出链表; 第十行输入待删结点的学号; 第十一行调delete函数删除一个结点; 第十二行调print函数输出链表; 第十四行调malloc函数分配一个结点的内存空间, 并把其地址赋予pnum; 第十五行输入待插入结点的数据域值; 第十六行调insert函数插入pnum所指的结点; 第十七行再次调print函数输出链表。 从运行结果看,首先建立起3个结点的链表,并输出其值;再删103号结点,只剩下105,108号结点;又输入106 号结点数据, 插入后链表中的结点为105,106,108。联合“联合”也是一种构造类型的数据结构。 在一个“联合”内可以定义多种不同的数据类型, 一个被说明为该“联合”类型的变量中,允许装入该“联合”所定义的任何一种数据。 这在前面的各种数据类型中都是办不到的。例如, 定义为整型的变量只能装入整型数据,定义为实型的变量只能赋予实型数据。 在实际问题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。 例如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填写以下表格: 姓 名 年 龄 职 业 单位 “职业”一项可分为“教师”和“学生”两类。 对“单位”一项学生应填入班级编号,教师应填入某系某教研室。 班级可用整型量表示,教研室只能用字符类型。 要求把这两种类型不同的数据都填入“单位”这个变量中, 就必须把“单位”定义为包含整型和字符型数组这两种类型的“联合”。 “联合”与“结构”有一些相似之处。但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。在结构中各成员有各自的内存空间, 一个结构变量的总长度是各成员长度之和。而在“联合”中,各成员共享一段内存空间, 一个联合变量的长度等于各成员中最长的长度。应该说明的是, 这里所谓的共享不是指把多个成员同时装入一个联合变量内, 而是指该联合变量可被赋予任一成员值,但每次只能赋一种值, 赋入新值则冲去旧值。如前面介绍的“单位”变量, 如定义为一个可装入“班级”或“教研室”的联合后,就允许赋予整型值(班级)或字符串(教研室)。要么赋予整型值,要么赋予字符串,不能把两者同时赋予 它。联合类型的定义和联合变量的说明一个联合类型必须经过定义之后, 才能把变量说明为该联合类型。 |